这天深秋的寒风吹得凛冽,比往日更多几分寒凉,院里的粗树枯枝张牙舞爪地挥动,发出咯吱咯吱的沉重响声。

陈婆依然不在,姜沅觉得有些饿,便起身去煮饭。

厨房里尚有碳火炉灶,米缸里有米三升,还挂着两根咸腊肠,只是水缸空空如也,缸底沾了一层灰。

院里没有水井,昨晚陈婆提过一句水井在院外东边半里路处,需得自己拿了桶去提水,若是洗衣裳的话,午后去南边二里处的离河岸边浆洗。

姜沅循着小路走了半里,从石砌的水井里打了半桶水,回院子后,淘洗干净大米,在炉灶上给自己熬了清淡的米粥。

她虽然能吃得下饭,却闻不惯荤腥的味道,也喝不下那些苦口的汤药,不过,待煮好粥后,她喝了两碗,发了一层虚汗,感觉身体已比昨日好很多。

这田庄是她第一次来,她大约知道,这里距离平安渡口不远,但她还不清楚从这里怎么去渡口,吃完粥,她便去外面打听消息。

田庄很大,除了她所住的院子,周边还有几处高低错落的房屋连绵成片,是管事仆妇和佃户们所住的地方。

管事不在,陈婆也不知去了哪里,姜沅迎面看到一个赶驴车的老农,便拦住他的车问道:“老人家,请问这附近可有镇子?离平安渡口有多远?”

那老农是庄子里的佃户,急着赶驴车去拉货,很快回她道:“距这里五里处就有镇子,平安渡口不远,十多里路,从镇上乘车去就行。”

姜沅道:“那您可知道,从渡口往西北的行船,几日开船一次?”

老农想了想,说:“每月逢十有一班,午时启程,若是错过了就得等十天。”

今日是初一,再过九日就可以去坐船,姜沅默默算清,谢过老农,便回了自己的院子。

如是过了几天,虽没有用药,她的风寒已没什么大碍。

到了初九这一日,她早早起来,去外面水井打了一桶水。

提水走到半路时,胳膊有些累,她放下水桶,揉着酸痛的手腕展眸向四周望去。

周边农田里的庄稼是墨绿色的农苗,上头覆了一层薄薄寒霜,四处寂寥空旷,视线所及之处,一条高低不平的田间土路曲折转弯延伸向远处。

那条路绕过阻挡视线的土

章节目录